南京“知假买假”是否支持惩罚性的赔偿?律师电话13951899110
“知假买假”是否支持惩罚性的赔偿?
您的位置:首页  »  
 

“知假买假”是否支持惩罚性的赔偿?

www.nj48.com 南京合同律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规定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根据江苏省的相关案例,法院存在以下的观点:

  一、根据案号(2020)苏01民终11504号的民事判决书,法院认为消费者购买茅台酒并非用于生产经营,属于消费者。经营者销售假冒的贵州茅台酒,且未能提供所售茅台酒的合法进货来源,应认定为明知是假冒食品而销售,消费者是否知假买假,不影响其作为消费者向明知是假冒茅台酒而销售的经营者主张惩罚性赔偿的权利。故判定经营者退款并承担十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符合法律规定。

  二、法院认为,购买者主张其购买的商品系三无产品,要求经营者承担十倍的赔偿责任,经营者认为其在销售时已经明确告知案涉产品没有正规厂家的生产标识之类。购买者以营利为目的多次提起的诉讼,系“职业打假人”,不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系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对于食品、药品消费领域,购买明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仍然购买的,其主张惩罚性赔偿的,法院予以支持,但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的购买的除外。

·违反抵押合同要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土地使用权抵押当事人如违反抵押合同,其违约责任主要有哪些?
    
      土地使用权抵押当事人如违反抵押合同,其违约责任主要有:...

·未约定保证方式的保证合同在《民法典》生效之后起诉的属于一般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关于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方式应如何认定的问题,原《担保法》第19 条和《民法典》第686条均有规定,且规定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法典时间效力司法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

·合同诉讼举证之合同内容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合同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如下:(一)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

·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过错应该如何认定?
    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过错在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在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然提供担保,或者担保人促成主合同的签订,以及担保人对主合同无效未尽必要的审查义务等。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过错一般体现在担保人违背了法律、司法解释关于担保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纠纷的几种解决途径
        一、协商解决
    
     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既不应采...

·《民法典》前的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主债务履行期限,且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如何起算?
    《民法典时间效力司法解释》第27条规定,《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保证合同,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确,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至《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满2年,当事人主张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 年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至《民法典》...

·以物抵债协议未履行,债权人可否请求债务人履行原债务
    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成债务更新,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同时存在新旧两债。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债权人与债务人所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如未约定消灭原有到期债务,则应认定系双方当事人另行增加一种清偿债务的履行方式,而非原债权债务的消...

·格式条款的无效
        《合同法》第39条第2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因而,相对方只能对格式条款表示完全同意或拒绝,相对人在订约中实质上处于附从地位。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合同法》的平等、自愿、公...

·居间人与代理人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24条的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因此,所谓居间,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

·仲裁的适用范围
        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纠纷不能以仲裁来解决,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争议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

合同律师
  • 南京合同律师南京合同律师
  • 南京合同律师南京合同律师
  • 南京合同律师南京合同律师
  • 南京合同律师南京合同律师
扫一扫加微信
专项服务
  • 南京合同律师网
    Copyright © 1995-2015
    电话:025-84110110,13951899110
    地址: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G座